探讨世界语的新词,完善世界语。
EoMy :lta, 1. kesäkuuta 2011
Viestejä: 6
Kieli: 简体中文
EoMy (Näytä profiilli) 1. kesäkuuta 2011 2.11.15
EoMy (Näytä profiilli) 2. kesäkuuta 2011 17.02.13
黄鸡蛋:你提的东西是有道理的。我并不是说,不能加入新方式来体现中国文化。这里找到的历史,伯伯和叔叔。
但就是细节上似乎还有那么些漏洞。如我之前提到的,叔伯是否值得引入两个词。关于堂表之分,既然你要分叔舅,势必会带来filo de “叔” 与 filo de “舅”的区别的问题。我不希望新加入表达方式只是为了你个人所觉得需要详细区分的“叔”“舅”的区分,而忽略了中国文化中本有的“堂”“表”之分。至于说,中国文化中不区分 filo de “姑” 与 filo de “姨”,那这个我觉得,如果沿用中国文化的表达,就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 frat(in)o de patro 与 frat(in)o de patrino有所区别,而 filo de frato de patro 与 filo de frato de patrino也有区别,filo de fratino de patro与 filo de fratino de patrino却没区别了。要是说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对这些不作区分,那我觉得只能说中国文化还做得不够好,我们完全可以在引入世界语时做得更好。如果你觉得中文怎样世界语也怎样就好了,那我觉得这就反而与“完善世界语”的想法相悖了。
另外,我也提到了侄甥之分,祖父与外祖父之分。这些都是成对的,为每对引入新词根是很大的冗余。如果能从每对的关系之中找出共同点来,最终只需要引入两个词缀,那我觉得这就还可以接受。
最后加个题外话吧:你觉得世界语不区分“你”和“你们”是不是一个不足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192524.html
不是如之前所说的内外之分,有排斥。
我问过,你们可以用vi chuj, 我也是觉得不妥。但是,朋友的回复是 mi vidis vijn chiujn. 我看见你们。
身在大陆和台湾的朋友能从辞海中找到历史,我们在海外的不容找到。
至于堂表,我也是想用多一个前辍词来表达, tangkuzo,biauxkuzo, 我在推特试过了,虽然,他们看不懂,但是,知道这是在哥弟之间的人物。当然,tangkuzino,biauxkuzino 是保留了。
侄儿和外甥,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创成,离开的不远。
我不是一味的要把中国文化列入,是要更好的表达。再说,我也不是中国人,按理不会有强烈的中华元素。主要原因是觉得,中文的辈份的词汇很好用,一听就明白了。世界语何不借用呢?
EoMy (Näytä profiilli) 2. kesäkuuta 2011 17.12.21
中国不能用面子书,但是可以用推特吧,我看见有人在用,我只听说不能上面子书而已。
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讨论,会有更佳的收获。
EoMy (Näytä profiilli) 5. kesäkuuta 2011 3.24.00
如果我说,tangfrato, 那么,我就只记得, tang 是伯叔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不必那么长的去说,我父亲的弟弟的儿子,除非,有必要的说出是伯父还是叔叔。
我个人很不喜欢英文的表达方式。说了是我二叔的孩子,我二叔,别人又不认识。如果,我用堂哥,就知道是近亲了。除非我要知道是伯父的还是叔叔的儿子。
我想你做这样的翻译,就能看见它的功能了!
我和堂哥去了镇上。
世界语有简化了文字表达的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在学习了。
ikso.net/libera/pdf/chap2_en.pdf
Esperanto has a lot of very useful short words that make the language easier to learn in the
那么,就用世界语的推特吧。对不起,我真的想不起它的网址。
唉,大陆的生活可真不容易啊。
EoMy (Näytä profiilli) 5. kesäkuuta 2011 12.44.29
黄鸡蛋:但是如果只用说kuzo就足够了,为何一定要知道是堂还是表呢?我不知道这几个联网能让你满意吗?
反过来,如果只区分堂和表,对于表当中到底是姑的子女还是姨的子女却不作区分,这就叫简化跟详细表达了吗?
翻译是另一回事,翻译是在尽力地把原来语言中有的信息保留的情况下构造出一句目标语言的句子,这与对于同一件事用两种语言分别表达是不同的。
退一步说,就算还是按照中文的思路走吧,如果又引入什么tang-又引入什么su,那么整个系统是相当乱的跟不具有系统性的。最好是只用一对词缀来解决问题。
另外,你引用的那句话是说世界语中一些精简的小词,一些在la Fundamento中就有的特别的词,而非后来再度引入的词汇。实际上,世界语常常有看起来就比较长的词,例如mallonga、maldekstra。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421/11/111579_...
http://www.jiaokedu.com/discourse/yywhlw/279414....
我是生长在一个殖民土地的人,我是对殖民文化有强烈反感的人。虽然,我对中国文化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我至少对少部分的文字使用,是赞同的。
我看过 Dr Renato Corsetti 说过,文字是随着使用者的多少来决定它的生命期。这个堂表的字,能否被其他多数人接受而生存下来,是一个未知数。
我们这里的生活是,表兄妹是可以结婚的,因为没有太接近的血缘关系。但是,堂兄妹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我们很清楚感情是不能乱拍卖的。
![lango.gif](/images/smileys/lango.gif)